Friday, March 17, 2017

[古代思想入門(一)ep.8]簡介基本古代思想概念:禮 兼談荀子禮論篇(二)之「禮」的發展及目的

我地之前講過「周文疲弊」 
即係話孔子係生於周朝呢個「禮崩樂壞」嘅世界
咁但係咩係「禮」呢?
用學術嘅講法
1.狹義黎講,只係指禮儀嘅形式
2.廣義嘅話,即係指社會嘅秩序
又或者我地唔理咁多古代嘅繁文縟節
余英時講,「禮」即係現代所謂嘅「文明」 



正因如此,當孔子見到呢個世界失去左文明
佢就想提出一套好嘅諗法,重建文明社會
當中「禮」係好關鍵嘅概念
孔子論語入面提左「仁」大約一百次
而講到「禮」竟然高達七十幾次 

或者有人會區分「仁」、「義」、「禮」
話「仁」、「義」係先係核心
「禮」只不過係外在形式
呢一種講法,其實並不能表達到孔子嘅思想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呢三個概念係一體嘅,唯有將三個連結
先能夠明白孔子講「禮」嘅重要 
「不學禮,無以立」
唯有去到「禮」嘅實踐,先可以真正重建文明 


荀子 禮論篇十九
凡禮,始乎梲,成乎文,終乎悅校。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歸大一也。……禮豈不至矣哉!立隆以為極,而天下莫之能損益也。


:疏略
:文飾
悅校:恰到好處

咁雖然孔子係儒家之首,係最重要嘅思想家 
但作為儒學始創者,好多嘢都係未完成嘅概念黎
需要有人更進一步去發揮,講得更加詳細
咁「禮」講得最好最詳細嘅,就係荀子啦 

佢除左講「禮之三本」
更加講埋「禮之發展」
到底「禮」應該點實際發展呢? 
最初開始>梲(非常簡略)>文(開始有制度,有修飾)>悅校(情同禮之間嘅平衡恰到好處)
所以荀子提倡嘅係文明進化觀
相比「法先王」更重視「法後王」

孔子講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文」,外在嘅,「質」,內在嘅,配合得恰到好處  
就係儒家美學最高境界:「君子」
呢到荀子正正係用呢個諗法
實際分埋「禮」嘅級數
最高級:「情」同「文」兩者配合到最好
次一級:「情」同「文」嘅比例有唔同
最低級:得返「情」,變到同原始人差唔多 

荀子主張「隆禮」
正正係講求最高級,情文俱全嘅「禮」
唔係話只係主張外在形式嘅隆重
「而天下莫之能損益也」 
正正係咁樣,就能夠建立人類嘅文明世界


喪禮之凡,變而飾,動而遠,久而平。……一朝而喪其嚴親,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則嫌於禽獸矣,君子恥之。故變而飾,所以滅惡也;動而遠,所以遂敬也;久而平,所以優生也。
:常規
:死
:儀式
:送別死者
:平復傷痛

儒家主張守孝三年
荀子係禮論講左好多禮嘅例子
而死後嘅葬禮,係講得最多嘅 
荀子係非常關注人點樣面對死亡嘅傷痛

「禮」除左比人表達情感
更加係比人分別人同禽獸嘅唔同
荀子以親人離世作例子,話如果係「不哀不敬」
就唔係文明嘅表現
因此,「禮」同時係有「滅惡」嘅功能 

「久而平,所以優生也」
儒家不談鬼神之說 
死左咪死左咁點解要有葬儀呢? 
其實最重要係比生者有一個面對傷痛嘅過程
三年已經夠啦
三年之後會好好忘掉一切嘅傷痛  
好好咁面對人生
呢一點係非常能夠呈現儒家嘅人文關懷


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

最後,荀子講「禮之目的」 
其實好簡單,就係「性偽合」
本性同人為嘅禮義法度相配合,去到恰到好處
去到「隆禮」嘅境界 
就可以做到聖人,令天下重返文明世界啦就可以做到聖人,令天下重返文明世界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