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至今,主流嘅講法都話佢不得孔子真傳
甚至成為法家暴政嘅起源
現代新儒家學者,大體都係揚孟抑荀嘅
除左我地提過歷史問題,更從荀子理論批評
舉例而言,港台兩地嘅中國思想史教本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
前者講:
「就荀子之學未能順孟子之路以擴大重德哲學而言,是為儒學之歧途。……遂生法家,大悖儒學之義。」
後者講:
「從孔孟到荀子,正面說是儒學精神轉向客觀化的表現,負面說是儒學價值根源的失落。……吾人就由此說荀子是孔孟儒學傳統的歧出發展。」
呢兩本影響力係好鬼大嘅,可以話係入門必睇嘅書
個情況就好似朱熹《四書》無荀子咁
絕大多數嘅學生
好輕易就會接受左主流嘅講法
呢種情況係值得反思嘅
荀子 性惡篇第二十三
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今將以禮義積僞爲人之性邪?然則有曷貴堯、禹,曷貴君子矣哉?凡貴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僞,僞起而生禮義。……天非私齊、魯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於父子之義,夫婦之別,不如齊、魯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從情性,安恣睢,慢於禮義故也。豈其性異矣哉?
堯、舜:傳說古代嘅聖王
桀、跖:夏桀和柳下跖,泛指兇惡殘暴嘅人
曷:為什麼
貴:推舉
呢一到,荀子強調「化性起偽」嘅人
就係所謂聖人、君子嘅可貴之處
亦係異於其他順往本性嘅人之地方
動物之外,人之所為人嘅特色
所有人嘅欲望本能都係一樣嘅,文明同野蠻之別
在於可以唔順往本性,透過人為嘅努力,建立禮制法度
性偽之分:
性 人性本能 不可改變 生而有之
偽 人為學習 可以改變 後天建立
問題黎啦,新儒家學者會問:
咁點解好地地一個人,點會違反本性,有起偽嘅動力呢?
邊個係去建立所謂嘅禮制法度,比其他人學習?
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後然者,謂之生於偽。是性偽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
荀子就指出,聖人係有「積思慮」嘅能力
經過思考、學習,建立世間嘅禮制法度
於是我地要更進一步追問:
點樣先可以變做聖人?
凡人可唔可以都做到聖人咁叻叻?
「塗之人可以爲禹」,曷謂也?曰:凡禹之所以爲禹者,以其爲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爲禹明矣。……今塗之人者,皆內可以知父子之義,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則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其在塗之人明矣。今使塗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本夫仁義法正之可知可能之理,可能之具,然則其可以爲禹明矣。今使塗之人伏術爲學,專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矣。
塗之人:凡人
禹:大禹,古代聖王
荀子好明確咁講左儒家最根本嘅精神
人人皆可為堯舜,大家都可以做到聖人
正因為呢一句「塗之人可以爲禹」
荀子先勉強比人仲有理由計入儒門之內咋
簡單黎講:
塗之人>有資「質」、才「具」>可以「知」、「能」>仁義法正
其實去到呢邊,都仲未回應到新儒家學者嘅問題
即使荀子講左大家都做到聖人咁叻
但係普通人又點會有呢個動力去「化性起偽」
更根本嘅問題係,「價值根源」係邊?
孟子嘅「價值根源」係「性善」
即係大家都講過嘅「四善端」
所以當大家都有呢種道德本心,自然可以做到聖人啦
荀子嘅「性」只係講緊動物本能
唔係一種價值意識、自由意志
既然係咁,即係荀子嘅「價值根源」並不在「性」
咁到底呢種價值根源係邊呢?
下一篇,我地終於離開基礎嘅性惡篇
去睇荀子更多更豐富嘅思想概念
到底新儒家嘅批評,係咪真係咁有道理?
就等我地慢慢再跟住文本去睇啦!
高質回覆:
#225濟癲
我簡短補充下何謂新儒家。
除左好似戈登巴打論新儒家想中西哲會通外(例如牟宗三用康德講儒家),新儒家都係上承宋明理學而黎,所以唐君毅同錢穆搞左間新亞書院,即係今日中文大學前身,呢一點係宋明理學既書院遺風。
除此之外,新儒家開始左儒釋道合流,即係新儒家既思想唔單單基於儒家一家既思想,釋道都會係新儒家獲取思考資源既流派,呢一點其實係宋明理學既時候已經開始,特別見於心學同禪宗。
至於新儒家既代表人物除左有人所共知既唐(君毅)牟(宗三)仲有其它,我將佢地劃分做前期同後期。
前期有:方東美、熊十力(牟宗三老師)、梁漱溟、張君勱,馬一浮等等
後期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馮友蘭
當代華人新儒家代表非余英時莫屬。
個人推薦梁漱溟既《中西文化及其哲學》,徐復觀既《學術與政治之間》,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另外有認識新儒家必睇既《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A Manifesto for a Re-appraisal of Sinology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如果想由其它進路認識近中現代中國思想,代表人物有胡適同羅隆基,胡適有本《中國哲學史大綱》同羅隆基有合著一本小書叫《人權論集》,值得一讀。
除左好似戈登巴打論新儒家想中西哲會通外(例如牟宗三用康德講儒家),新儒家都係上承宋明理學而黎,所以唐君毅同錢穆搞左間新亞書院,即係今日中文大學前身,呢一點係宋明理學既書院遺風。
除此之外,新儒家開始左儒釋道合流,即係新儒家既思想唔單單基於儒家一家既思想,釋道都會係新儒家獲取思考資源既流派,呢一點其實係宋明理學既時候已經開始,特別見於心學同禪宗。
至於新儒家既代表人物除左有人所共知既唐(君毅)牟(宗三)仲有其它,我將佢地劃分做前期同後期。
前期有:方東美、熊十力(牟宗三老師)、梁漱溟、張君勱,馬一浮等等
後期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馮友蘭
當代華人新儒家代表非余英時莫屬。
個人推薦梁漱溟既《中西文化及其哲學》,徐復觀既《學術與政治之間》,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另外有認識新儒家必睇既《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A Manifesto for a Re-appraisal of Sinology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如果想由其它進路認識近中現代中國思想,代表人物有胡適同羅隆基,胡適有本《中國哲學史大綱》同羅隆基有合著一本小書叫《人權論集》,值得一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