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8, 2017

[古代思想入門(一)ep.12]DSE不會教的事,荀子無可取代的勸學篇(一)

我地睇書可以思考更多問題
例如,篇章嘅鋪排就係一大重點
當中尤其重要係「開卷」同「壓卷」之作
即係書入面第一篇同最後一篇
大多都有特別嘅用意


荀子全書,列勸學篇為首 
我地不妨問一個問題:
勸學篇點解咁鬼重要?
荀子將佢放係全書之首有咩特別用意?

DSE課程列勸學篇為範文
但大多老師普遍都係接受思想史主流講法
「價值根源」失落,根本解釋唔到人點解要學習
唯有經過上次嘅解蔽篇「心」嘅解讀
先可以知道荀子勸學之動力

荀子 勸學篇一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因為DSE會考字句,會較多註解
:止
木直中繩:中:符合;繩:木匠用以取直,浸滿墨汁的線繩。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線
輮以為輪:用火烘整彎條木變做車輪
其曲中規:曲到圓哂,合符標準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再用返火烘都變唔返直
輮使之然也:呢個就係用火整彎直木嘅改變啦
木受繩則直:木料受到墨線嘅彈劃校正才能取直
金就礪則利:金屬工具係磨刀石上磨過先會鋒利

我地不妨將讀過嘅荀子篇章列做咁:
性惡:荀子思想之源起,因人性欲望易成惡行
禮論:荀子制度之實踐,說明禮之內容如何使人性走向文明
天論:荀子自然之天道,指出天人之分,大自然嘅規律不受人為影響
解蔽:荀子價值之根源,提倡「心」嘅自主,具判斷能力嘅價值意識
以上種種,呢一切一切嘅諗法,都必須回歸個人
勸學:荀子修行之功夫,唯有透過「心」嘅自主學習,成為君子
先可以明白「天人之分」,先可以做到「化性起偽」,先可實踐「隆禮」

唯其如此,我地先可以明白荀子點解會苦口婆心咁同你講
要「學不可以已」啦,大量嘅比喻人要學習等等
都係為左講: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只有透過學習、反省,先可以令本性欲望唔走向惡
呢個正正係荀子為何而學嘅目的啦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須臾:片刻
跂而望:提起腳跟去望
:彰顯
假輿馬者:坐馬車嘅人
假舟楫者:坐船嘅人

呢到主要係講緊學習環境嘅重要
荀子呢到話,成日係到諗嘢,都比唔上一秒去學習 
孔子講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荀子更為強調學嘅重要,先學後思
其實荀子講嘅呢種感覺並唔係好誇張嘅
好似計數咁,有人教同自學都係兩回事啦 

荀子強調,學習環境係好重要,係一個恰當嘅有人教嘅環境
自然就會事半功倍啦,學得快唔快,重點唔係大家邊個醒目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呢到正正可以連結返性惡篇
「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
能否善用外在嘅環境、工具,先係學習最重要嘅關鍵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神明自得:心智澄明
聖心:聖人嘅境界
蹞步:行一步
騏驥:千里馬
駑馬十駕:劣馬跑足十日
:雕刻
:捨
:蚯蚓
蟹六跪而二螯:蟹有六足和兩隻鉗形爪子
虵蟺:蛇與鱔

呢邊荀子強調嘅係學習嘅方法
1.累積,學習要「鍥而不舍」
荀子用好多比喻,行路、河流、馬等等
都係要持之以恆,咁樣先會有成果嘅
相反連條朽壞嘅木頭都整唔斷呀

2.專一,學習要「用心一也」
荀子用動物做比喻,話蚯蚓好似好廢咁
但因為佢做事夠專一,係泥士入面天地任我行
蟹雖然有咁多隻腳,又有對爪
但只可以借住蛇同鱔嘅洞穴,正正因為佢唔夠專一

講住咁多先,上面已經係DSE會考嘅全文啦
下篇會再講勸學篇另外重要嘅地方
祝各位考生順利,荀子會保佑你地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