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 2017

[古典文學入門(二)ep.16]「沈淪下僚」的羈緒之聲 讀李商隱宿晉昌亭聞驚禽詩

之前講過,李商隱成世仔仕途不利
終其一生,都係「沈淪下僚」
即係成世仔都無做過咩高官
做人地手下居無定所,遠去異地

今次講嘅呢首詩,正正講緊呢樣嘢
李商隱因為要做東川節度使
要離別屋企,去到雲南果邊嘅鄉下地方呀
李商隱離開之前,去同令狐綯告別(即令狐楚個仔)
詩題中「晉昌亭」就係令狐綯嘅住處啦

宿晉昌亭聞驚禽
羈緒鰥鰥夜景侵,高窗不掩見驚禽。


鰥鰥:魚目,意指睜眼不閉

李商隱與令狐綯就好似兄弟咁一齊長大
係一對好好嘅朋友,令狐綯都成日幫佢
從詩題可見,李去同令狐告別 
就「宿」係「晉昌亭」,發生「聞驚禽」一事

「羈緒」係咩呢?
古人成日用羈旅表達寄居他鄉的旅人
而李商隱雖然仲未動身,但已經感受呢種情緒
羈旅飄泊,無手機無電腦
古人遠走他方嘅苦況,絕對唔係現代人可以想像 

有冇試過因為某種情緒
睜開雙眼,望住開左嘅窗口
夜色慢慢咁侵入房間
漸漸籠罩住張床
突然間受驚嘅雀鳥飛過鳴叫
會見到,係因為一直都無閉上過眼

飛來曲渚煙方合,過盡南塘樹更深。

呢兩句同上兩句係一個好緊密嘅勾連
我地會稱呢種手法為:點染法
點,即係宏觀大意嘅描寫
染,即係細膩局部咁描繪
前兩句講驚禽飛過
後兩句寫驚禽飛過咩地方

受驚嘅雀鳥飛過池塘
煙霧四散,將池塘籠罩往
呢隻小鳥似乎真係好驚咁樣
飛過左成個池塘都唔夠,仲要飛入樹林
肉眼已經睇唔到咁遠
呢種目視同想像,其實詩人都深有同感
一切都係迷糊不清,未來亦然

胡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雜橘村砧。

五六句係一大轉折
呢到可以視為:情境連類
詩人眼中嘅外景,同心中嘅內景合二為一
驚禽以至「胡馬」、「笛」、「楚猿」、「砧」
係客觀外在或者並唔相似
但係詩人嘅心目中卻能夠見到內在共通之處

「胡馬」出自詩經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北方嘅馬依戀北方嘅風
南方嘅鳥眷戀南方嘅樹
「榆塞」係以前秦朝北方嘅戰事基地
「嘶和」和「笛」嘅聲音
都係「羈緒」之音,都係飄泊在外嘅人

「楚猿」係楚山之猿
相傳佢地嘅叫聲係好悲哀
張九齡寫過「舊聞胡馬思,今聽楚猿悲」
都係將胡馬同楚猿連結埋一齊
「橘村砧」有製衣同洗衣兩種意思
而呢兩種聲音都係會令人思鄉嘅
試問有邊種情況留意呢兩種聲音呢?
往往就係遠走他方之時

失羣掛木知何限,遠隔天涯共此心。

:群
知何限:到底有多少?

以詩人為中心
李商隱將「驚禽」、「胡馬」、「楚猿」等等
作為情境連類,將佢地內在嘅共通連結
再化為詩句,技巧真係好高

「失羣掛木」即係話
離群嘅事物,獨自嘅事物
好似詩人棲無定所,沈淪下僚嘅情況咁
詩人發問:到底仲有多少咁樣飄泊在外嘅人事呢?

李商隱作為一個詩人
對事物嘅存在係具有獨特嘅
敏銳嘅眼光同感受
就算「遠隔天涯」
即使好耐好耐嘅以前
即使好遠好遠嘅地方
詩人都能夠「共此心」
與天下飄泊之人、事、物共鳴互通

文學嘅物我合一之境界
唯偉大嘅文學家用一生之經驗
終其一生嘅苦困先能夠達到如此有力嘅表達
我地係到再讀一次:

宿晉昌亭聞驚禽
羈緒鰥鰥夜景侵,高窗不掩見驚禽。
飛來曲渚煙方合,過盡南塘樹更深。
胡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雜橘村砧。
失羣掛木知何限,遠隔天涯共此心。

#488張繼聰相繼失聰

巧用物我合一既抒情手法,開拓出一個奇妙既想像既世界
唔怕肉麻D講,學到既除左係咩文學修辭手法、情感表達,更重要係懂得運用身邊事物發揮「聯想精神」,就能夠將世界變得遼闊而多彩,生活就不致於太枯燥

巴打講得好,絕對表達左李商隱深層嘅文學價值
技巧需要配合內容,先呈現到技巧嘅美
李商隱本身嘅詩人之眼,係極度敏銳
能夠深入事物嘅普遍性,超越表面嘅獨特性,再將不同事物扣連
呢一種扣連,往往都係詩人本身嘅情感所引起,愈豐富嘅情緒,愈能令李商隱連結世界
正是:
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此身既在,情亦常在,而情扣連萬物,人生無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