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2, 2017

[古代思想入門(一)ep.17]由王霸對立到王中有霸 讀荀子王制篇及王霸篇

係荀子之前,孟子已經提出好著名嘅「王霸之辨」 
我地不妨先了解孟子嘅講法: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嘅講法係
1.霸者係用力量屈指其他人,本身已經有厚實嘅國力先可以咁做
2.王者係用德仁令他人心服口服,未必本身國力好勁都做到
3.王者同霸者係對立嘅概念,並不相容
呢邊涉及儒家政治思想之宗旨,依然係以仁義為本
王者必然係高於霸者,以德服人勝於以力服人

作為孟子堅實嘅反對者荀子先生
講王霸嘅概念,緊係唔會照抄孟子果套啦!
我地一齊睇睇荀子到底點講啦

荀子 王霸篇第十一
故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仁人之所務白也。絜國以呼禮義,而無以害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


:弄明白
:廉潔

係荀子思想入面
突破左孟子王霸嘅二元對立觀念
而三分為:王(仁義)、霸(信守盟約)、亡(權謀)
王者用仁義立國,德服天下
霸者用信守盟約,有其原則
亡國者任用權謀,只顧利益

而孟子講王霸,係理想主義
但係荀子講王霸,更著重要點樣由霸入王
咁老實講,如果一開始個個都係王者
咁就唔需要再講咩道理啦
問題係周街都係以力服人嘅國家
所以荀子並唔係將王霸兩者對立嘅

仲尼無置錐之地,誠義乎志意,加義乎身行,箸之言語,濟之日,不隱乎天下,名垂乎後世。……今亦以天下之顯諸侯,誠義乎志意,加義乎法則度量,箸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貴賤殺生,使襲然終始猶一也。如是,則夫名聲之部發於天地之間也,豈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

呢到荀子嘅王道仲係好理想主義
以孔子為比喻
講出孔子雖然連半寸土地都無
但以仁義為本,化為言語,救濟天下
直到今時今日,大家都敬重孔子

轉個角度去諗,如果諸侯都主張王道
將仁義「箸之以政事」
又用提拔、廢黜、處死、赦免咁維繫呢樣嘢
自然就會「日月雷霆」咁勁咁快
國家必然能夠稱王天下啦

德雖未至也,義雖未濟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臣下曉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陳,雖睹利敗,不欺其民;約結已定,雖睹利敗,不欺其與。如是,則兵勁城固,敵國畏之;國一綦明,與國信之;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脩戰備,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當。故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天下,彊殆中國,無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謂信立而霸也。

荀子講霸道,係著眼於現實
「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
現實就係,當時嘅春秋五霸同秦國都好強大
荀子認為霸者之所以強大,係因為
「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臣下曉然皆知其可要也」
霸者嘅講求信用,刑罰、獎賞做得好
而臣子係知道霸者有才能,可以為佢做事

呢到可以注意荀子對王霸嘅睇法
孟子:王、霸對立,道德同非道德嘅對立
荀子:王、霸並非對立,王係最高嘅理想
但霸者亦有治國才能,霸者行仁義可以變成王者
因此,王道本身亦包含霸道嘅好處,由霸入王係一個進展

荀子 王制篇第九 
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欲榮、則莫若隆禮敬士矣;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是人君之大節也。三節者當,則其餘莫不當矣。三節者不當,則其餘雖曲當,猶將無益也。


荀子講王霸嘅政治思想
比孟子更加突出嘅係:
1.孟子主要以「君」、「民」黎講王霸之分
君主對人民好,行仁義,係王道,相反就係霸道
2.荀子則以「君」、「臣」、「民」講王霸
王者愛民如子、隆禮,行仁義、任用賢士
霸者任用賢士、講求刑獎賞、人民生活富足
多左一個「臣」,令荀子政治思想更加貼地

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彊奪之地。奪之人者臣諸侯,奪之與者友諸侯,奪之地者敵諸侯。臣諸侯者王,友諸侯者霸,敵諸侯者危。

王者係爭奪別人嘅人民之心>使他國臣服>王天下
霸者係爭奪別人嘅盟約之言>他國成朋友>霸諸侯
亡國者爭奪別人嘅國家土地>他國成仇敵>危己身

相對孟子嘅王霸之分
荀子用一種貼地更細緻咁方法去講呢種概念
王霸亡,君臣民,現實中不失理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