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6, 2017

[古典文學入門(三)ep.30]簡介基本古典文學概念:閒適 並讀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其四、其五)

又或公退獨處,或移病閒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一百首,謂之閒適詩。
——白居易


閒適係中國詩詞傳統入面,其中一種主要嘅風格
呢種風格嘅起源,係來自陶淵明嘅詩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衆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

用閒心觀察自然萬物,抒發個人感情 

白居易首先提出閒適呢個概念
係相對主流為政治而發嘅諷喻詩傳統嘅
孔子講:
「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詩係古代社會,係一種社會文化交流工具
而我地以前曾經講過
陶淵明係開拓退隱田園嘅世界
自然所寫嘅詩歌,可以無關政治
自成一格,文成法立,文學風格係大文學家創造嘅 


東坡極愛陶淵明,終其一生和左百幾首陶詩
但係除左和陶詩之外,我地係東坡最出名嘅作品
好難睇得出東坡同陶淵明嘅相似之處
其實東坡係「閒」之字,係幾有陶淵明嘅精神 
之前讀過嘅〈記承天寺夜遊〉入面有句: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閒適,首重內心之閒
有好多人即使有多餘嘅時間
但面對世間萬物,都做唔到心靈嘅放鬆
閒適,係一種精神境界
文學家將呢種心閒嘅境界呈現係文學作品
就係中國文學傳統嘅閒適 


東坡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其四)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繰車:古時抽繭出絲嘅工具
牛衣:亂麻衣服

東坡四十三歲,做緊徐州太守果陣
春天出現嚴重嘅旱情,東坡沐浴齋戒
去到當地的傳說地石潭祈雨
過無耐,竟然真係落雨
咁佢緊係好開心,一口氣寫低五闕〈浣溪沙〉詞
心誠則靈,要感謝神明賜雨

上半片寫東坡道上眼見農村嘅風景,人民嘅生活
馬過樹蔭,棗花紛紛落於衣巾,擦過東坡
擊打身體,爾又墜地,簌簌之聲不絕
呢個時候響起更大嘅聲音
原來係農人用緊繰絲之車,輪旋轉以收絲
睇遠少少,身穿亂麻衣服嘅百姓,係柳蔭下叫賣黃瓜
三種聲音,貫穿鄉村之景 
其中又有觸覺、視覺
交錯變化,帶出簡樸之美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下半片寫東坡嘅感受,悠遊嘅興致
東坡酒飲得太多,飲到好想訓 
呢個酒醉又唔太醉,有一份閒情
既然心閒,路再長都唔會苦
烈日當空,東坡想飲返杯茶嘆吓,略解酒困
係呢個安和平樂嘅鄉村
東坡好放鬆,輕快又無任何機心咁
隨便去敲門問吓其他人,相信就有茶水飲啦

東坡係路上嘅一切遭遇,都隨意安之
連半分著急、焦躁之意都無
不論詞句,農村生活,都顯得平易近人 
呢種可以話係東坡嘅「田園詞」,同陶淵明一脈相連


東坡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其五)

輭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輭草:軟草
蒿艾:泛指野草

上半片寫東坡眼見祈雨後嘅情況
同時生出對田園嘅盼望
田野嘅莎草經雨洗滌,更顯清新
馬過濕沙,連半點灰塵都無揚起
東坡本非士族出身,係佢伯父蘇渙考取進士前
幾代都沒人做官,以務農維生
東坡少年生長於田園,係官場入面一直抱有歸隱田園嘅心
所先會反問自己:
幾時先返鄉下耕田呀? 

土之進退,離開城市廟堂
如果唔入山林,就就去田園
城市廟堂代表物質文明、權力爭鬥 
取田園而棄山林,因為山林係完全隔絕人世
文人多重情,隱居之地,多數係離人而非絕世
並未徹底受文明管治,同時又可以養到自己 
陶淵明話:「結盧在人境」
好似〈桃花源記〉嘅理想生活,盡在田園
否定君臣嘅權力結構,擁抱父子嘅天倫之樂,離人而非絕世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蒿艾:泛指野草

下半片側重農材二景,並強調自己嘅意向
首景重在視覺,日光如潑灑在桑麻
光線顯現出桑樹嘅層次、紋理
日光曬得耐啦,纖維暖烘
慢慢舒展,好似重新復活一樣咁 

次景重於嗅覺,風吹來野花嘅氣味
好似薰出層層疊疊嘅香氣,撲鼻而來
「使君元是此中人」
東坡自言:
我本來就係活在田園嘅人! 
睇到呢邊
相信大家都唔難理解佢鍾意陶淵明嘅原因啦

呢首詞三年後,東坡因「烏臺詩案」眨至黃州
係黃州東坡親自耕作,用身體回答「何時收拾耦耕身」嘅反問
經仕途打擊、生死大難
從此開始有「超曠」嘅傾向,更著重於回歸田園嘅美夢
畢竟東坡係「使君元是此中人」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