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2, 2017

[古代思想入門(二)ep.11]簡介基本古代思想概念:性 兼讀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篇、六反篇之控制人性的趨利避害

簡單的說,慎到和韓非關於人性的認識可以用「因勢自為」四個字表達,亦即因應情勢,人性人情總是尋求自己最方便,自己最舒適,以及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展形具現。
——許雅棠

性,即係人性 
思想家點樣睇人嘅本性係好重要
係韓非之前之後,性都有好多唔同嘅討論
呢到只能簡介先秦諸子對性嘅定義
大抵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一、性有善有惡
係孔子之前,有位叫世碩嘅人
「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
人性係有好有壞,睇得到咩教養決定 

二、性善論
孔子:「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孟子:「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乃仁、義、禮、智之端,此四種善端,內在於人性。」

孔孟談人性,重於內在德性嘅特質,而非動物本能 

三、性惡論
荀子:「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
荀子講人性,係講動物本能,唔係內在德性
如果順住動物本能,世界就會好亂,走向惡啦
性係中立嘅,係無負面意思架 

四、性無善無惡
告子:「生之謂性;性無善無不善。」
呢邊告子同荀子相同,都係講動物本能
但唔同荀子嘅係,並無強調順住人性嘅結果
告子講性,係順其自然
無針對結果嘅道德評價 


咁韓非對人性有咩睇法呢?
呢一點,係學術界嘅爭論好多
舊嘅講法,係將韓非負面化 
蕭公權:「韓子認定自私為人類之本性。」
徐復觀:「韓非的思想,是以性惡心惡為其出發點。」
勞思光:「韓子……認為人之本性皆只知計較利害,無善惡之意識。……可謂性惡論之極端形態矣。」

即係話人性係邪惡嘅,個個只係識計算利益 

荀子都尚且比學術界負面評價多年
更何況韓非呢? 
近年黎,先漸漸有比較中肯嘅講法
唔少學者指出,韓非講人性
只係中立嘅性,唔否定人有內在德性 
但隨住時代變化,戰國七雄嘅亂世
普遍呈現出人性係趨利避害嘅
更重要嘅係,韓非係希望以呢種利己嘅傾向
反過黎以國家社會嘅制度,謀求最大嘅公利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篇
人為嬰兒也,父母養之簡,子長而怨。子盛壯成人,其供養薄,父母怒而誚之。子、父,至親也,而或譙、或怨者,皆挾相為而不周於為己也。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調布而求易錢者,非愛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盡巧而正畦陌畦畤者,非愛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錢布且易云也。此其養功力,有父子之澤矣,而心調於用者,皆挾自為心也。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此應誤字,正確為愛字)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

韓非講性,係分散黎講
無咩組織咁論述,要靠我地係唔同篇嘅閱讀
上文係韓非人性論入面好重要嘅論述 
對比兩種唔同形式嘅關係:
一、父母與兒子嘅親子關係
二、地主與種田工人嘅雇用關係

一、父母與兒子嘅親子關係
人子怨父母比唔到好嘅待遇自己
父母又會怨仔比唔夠家用
「子、父,至親也,而或譙、或怨者,皆挾相為而不周於為己也」
父子關係,係骨肉至親
但都避唔開因為自利而爭執 

二、地主與種田工人嘅雇用關係
地主要工人努力工作
「非愛庸客也」,因自利而對工人好
工人要地主比人工
「非愛主人也」,因自利而做好呢份工
呢種關係,反而令雙方都用心付出 

韓非以為愛呢種有名無實嘅關係
好虛無縹緲,唔係好信得過 
「皆挾自為心也」
「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
但有遠見咁講求利益嘅關係
唔係放肆咁一味壓榨他人
咁樣先會成就可持續嘅良好關係 


韓非子 六反篇
今學者之說人主也,皆去求利之心,出相愛之道,是求人主之過父母之親也,此不熟於論恩詐而誣也,故明主不受也。聖人之治也,審於法禁,法禁明著則官法;必於賞罰,賞罰不阿則民用。官官治則國富,國富則兵強,而霸王之業成矣。霸王者,人主之大利也。人主挾大利以聽治,故其任官者當能,其賞罰無私。使士民明焉盡力致死、則功伐可立而爵祿可致,爵祿致而富貴之業成矣。富貴者,人臣之大利也。人臣挾大利以從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盡而不望。此謂君不仁,臣不忠,則可以霸王矣。

韓非眼見戰國時代,人皆好利
呢個情況,已經變成客觀事實 
韓非無意改變此一事實
反而想出一套點樣控制自利嘅思想
既然好利係一個咁大嘅人性動力
點解唔用黎成為國家富國強兵嘅基礎?

「皆去求利之心,出相愛之道」
韓非話明主唔會信呢套 
「審於法禁」、「必於賞罰」
將眾人求利之心加以約束、疏導
「而霸王之業成矣」

「霸王者,人主之大利也」
「富貴者,人臣之大利也」
以利為本,成就富國強兵之公利
「此謂君不仁,臣不忠,則可以霸王矣」
何必再講無法驗證嘅仁愛、忠誠?
霸王之業,講求更可控制嘅人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