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講文學係一種創造嘅藝術
但文學嘅創造,其實都唔係原創,只係取法世間現象嘅再創造
古人一早深明呢個道理,所以古人成日都係崇古嘅
因為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
魏晉時期嘅陶淵明,係佢創作之前
已經對前人之作有許多研讀同學習,先會寫得出咁好嘅詩文
亦都係咁,陶淵明先會寫出擬古九首
擬,模擬、學習,係一個藝術家向前人致敬嘅方法
退一步去諗,其實藝術係離唔開模仿、致敬嘅,例如現代電影就好常見
雖然陶淵明並無表明所致敬嘅係咩作品
但從整體而論,可以推測佢係向古詩十九首致敬
擬古有兩個明顯嘅特色:
1.風格、語言相似(如質樸)
2.體式相似(如五言體)
擬古九首其一: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呢到係中國詩歌傳統嘅敘述手法
先景後情,借物起興
前面寫景,稱作興句
後面起情,稱作應句
呢種手法係從詩經、古詩十九首開始嘅
影響左後世無數詩人,幾乎係一定會用到嘅
興呢種手法多數係開頭,但唐代亦會穿插其中
蘭花,係古代比喻人格高尚之植物
柳,係詩歌傳統中係離別,古人折柳送別,係一種離情
最初離別之時,無諗過我地會分別咁耐
一興一應,使情感更具張力,先有具體嘅感覺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呢到繼續講故事
估唔到你去左萬里之外,識左第二個朋友
陶呢到好基咁FF
你地唔需要講野都知道哂對方心意
唔飲酒但都已經好似醉左咁開心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變節易心,相約之言早負
呢到精彩嘅地方係連結返蘭同柳
大家不妨細細品味
前面嘅FF,稱做假擬,即係幻想嘅人事
呢種假擬要寫得好,通常係要表達到某種世間嘅普遍存在
呢到表達左嘅唔係基情
而係相約至失約,人世間變節易心嘅悲傷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變節易心係件不忠厚嘅事,古人視友係非常重要嘅
同聲相應,同氣相投,為朋友係可以捨命
離隔即分別之意,復即怎樣
如果真係朋友,分隔又點會影響到關係?
呢到除左可以睇得出陶淵明嘅友情觀
亦都可以睇得出文學價值
往往在於能夠係個別嘅人事中昇華出人世普遍嘅存在
正正因為有呢種人情翻覆是波瀾嘅常見現象
先至會有讀之與我心有側側焉之感概
呢到再讀一次: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但文學嘅創造,其實都唔係原創,只係取法世間現象嘅再創造
古人一早深明呢個道理,所以古人成日都係崇古嘅
因為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
魏晉時期嘅陶淵明,係佢創作之前
已經對前人之作有許多研讀同學習,先會寫得出咁好嘅詩文
亦都係咁,陶淵明先會寫出擬古九首
擬,模擬、學習,係一個藝術家向前人致敬嘅方法
退一步去諗,其實藝術係離唔開模仿、致敬嘅,例如現代電影就好常見
雖然陶淵明並無表明所致敬嘅係咩作品
但從整體而論,可以推測佢係向古詩十九首致敬
擬古有兩個明顯嘅特色:
1.風格、語言相似(如質樸)
2.體式相似(如五言體)
擬古九首其一: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呢到係中國詩歌傳統嘅敘述手法
先景後情,借物起興
前面寫景,稱作興句
後面起情,稱作應句
呢種手法係從詩經、古詩十九首開始嘅
影響左後世無數詩人,幾乎係一定會用到嘅
興呢種手法多數係開頭,但唐代亦會穿插其中
蘭花,係古代比喻人格高尚之植物
柳,係詩歌傳統中係離別,古人折柳送別,係一種離情
最初離別之時,無諗過我地會分別咁耐
一興一應,使情感更具張力,先有具體嘅感覺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呢到繼續講故事
估唔到你去左萬里之外,識左第二個朋友
陶呢到好基咁FF
你地唔需要講野都知道哂對方心意
唔飲酒但都已經好似醉左咁開心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變節易心,相約之言早負
呢到精彩嘅地方係連結返蘭同柳
大家不妨細細品味
前面嘅FF,稱做假擬,即係幻想嘅人事
呢種假擬要寫得好,通常係要表達到某種世間嘅普遍存在
呢到表達左嘅唔係基情
而係相約至失約,人世間變節易心嘅悲傷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變節易心係件不忠厚嘅事,古人視友係非常重要嘅
同聲相應,同氣相投,為朋友係可以捨命
離隔即分別之意,復即怎樣
如果真係朋友,分隔又點會影響到關係?
呢到除左可以睇得出陶淵明嘅友情觀
亦都可以睇得出文學價值
往往在於能夠係個別嘅人事中昇華出人世普遍嘅存在
正正因為有呢種人情翻覆是波瀾嘅常見現象
先至會有讀之與我心有側側焉之感概
呢到再讀一次: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高質討論:
#205張繼聰相繼失聰
講起植物既象徵意義,都頗有趣
除左 梅蘭竹菊(其實已唔太記得,可能已搞亂左)
你講既柳,我曾睇過小思有句 [等閒了春的殷勤,柳的依依....] [我對拂我首的柳說: 「你別挽留,我有出鞘寶劍...」[...只想念曾拂我首的柳條],真的體驗所講既離情。唔知係咪同柳既形態有關呢?因為當人行過,長長柳絲掃到人頭上,看上去好似拉扯住人挽留人咁,於是文人就將佢當成挽留既表現 定係我ff太多
仲有咩其他植物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
#209戈登探長
小思絕對係受古典文學影響嘅例子
特別係寫散文嘅人大多都受中國古典傳統文化影響
非常多謝張巴打用心回應,句子好正
巴打講柳之形態,絕對係其中之一嘅聯想
植物係文學中嘅象徵意義,通常同佢嘅形態、習性好有關係
柳嘅離情起於詩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大多中國傳統嘅植物象徵傳統來自詩經、楚辭,尤以楚辭所創嘅美人香草傳統為重
例如
蘭:君子
荷:潔身自愛
白茅:小人難治
蒺藜:不祥
都係楚辭中出黎嘅,為香草和惡草兩類,以此隱喻了忠貞奸佞之意,左右了後世文人對植物的寄意,也開闢以植物擬喻的手法。
#222月影成三人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我特別鐘意頭兩句,有種特別少少既味道
巴打前面提到既植物,係唔係好常見到用係詩?
有無啲用得好靚,不論係唔係陶先生所寫。
的而且確有個實物/實景係會令成個感覺提升不少,
但會唔會存在過分解讀植物?
好似榮榮窗下蘭 有高尚感情意味既植物生機勃勃咁係窗前生長,感覺上有種升華兩者之間既友誼而且提高佢朋友既評價。陶先生似係 係擬古九首其一既第一句就帶一種讚賞朋友。
特別係初與君別時,佢帶出個畫面更加係令我不由自主咁聯想,情景富有兩人之間既愛,植物更加係點出佢地之間背後既感覺。
所以我會有種過分解讀既感覺。
但我相信去觀想不同時代既人或事都會有機會過分解讀,而且係無可避免。
好啦!我想知既係,有無作品/作家係被世人過分解讀而推舉出黎。
#223戈登探長
呢兩句的確寫得精彩
巴打識貨,睇得好仔細
植物係好常係詩到運用嘅,上面提嘅幾種已係最常見
要回答巴打嘅問題
必須轉過頭去問,點解詩係中國古典文學地位最為崇高?(其實係全世界古典文學,詩必然係最高位。)
中國古詩,點解可以咁精緻,咁規範,咁簡短嘅情況,呈現出中國古典文學嘅最高峰?
我地必須了解:詩唔止係單純嘅藝術品,而係一種龐大、豐富嘅詩文化
有人話五四之後,係詩亡嘅時代,係呢一觀點黎睇係合理嘅
因為詩文化係代表左,詩人只要運用短短一兩句文字,可以召出歷代的古魂,可以喚起神話的怪誕,可以昇華植物的精神
歷史典故、神話故事、動物、植物、風俗等等,每一種都係詩文化入面累積,每一種都潛藏著厚實的泉源
因此,有識見暫依循此理解,有根據地去解讀,是正確的,並不是沒有理由,胡亂以一己之意的過度解讀
另外,巴打問有冇作家/作品被過度解讀而推舉出黎
我回答係,一定有
但呢個問題已經好大,可能要之後我地慢慢睇得更多,再慢慢解答巴打嘅提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