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0, 2017

[古代思想入門(一)ep.19]國家的中流砥柱:四種臣子——臣道篇

荀子政治思想入面
王霸篇特別強調「君」、「臣」、「民」
上一篇講左「君」點樣影響「民」嘅重要
今次就主要講「臣」嘅重要

政治執行好多嘢都係落實「臣」到
講真老闆好多時都係得把口
打工仔先係真正一手一腳咁去做事
無呢班人根本就治唔到國啦!


荀子 臣道篇十三
人臣之論:有態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聖臣者。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是態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卹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是篡臣者也。內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難,民親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愛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應卒遇變,齊給如響,推類接譽,以待無方,曲成制象,是聖臣者也。故用聖臣者王,用功臣者彊,用篡臣者危,用態臣者亡。態臣用則必死,篡臣用則必危,功臣用則必榮,聖臣用則必尊。

荀子好得意咁分左臣嘅四種類型:
1.態臣>好識擦鞋,好識講嘢,死剩把口
2.篡臣>唔忠誠,反骨仔,鍾意結黨營私
3.功臣>好有才能,人見人愛,忠君愛民
4.聖臣>尊君愛民,係仁義禮法嘅榜樣,應變能力超高

我地睇得出,荀子係將臣子分級
聖臣最高:必尊
功臣次之:必榮
篡臣再次之:必危
態臣最低:必死

事聖君者,有聽從無諫爭;事中君者,有諫爭無諂諛;事暴君者,有補削無撟拂。迫脅於亂時,窮居於暴國,而無所避之,則崇其美,揚其善,違其惡,隱其敗,言其所長,不稱其所短,以為成俗。《詩》曰:「國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謂也。

荀子係呢邊講一個好現實嘅問題
如果老細係仆街,應該點算好呢?

1.聖君
聽話,跟佢做事實無錯
千其唔好用自己諗法去同老細爭執

2.中君
老細能力一般
咁做細嘅有時比吓意見啦
千其唔好亂拍馬屁
等老細以為自己好叻

3.暴君
唔好強行糾正佢嘅錯
要慢慢用自己嘅方法補救
如果做細嘅無得選擇果陣
就唯有讚老細嘅好處
唔好提佢嘅惡行
或者有可能令老細改變嘅……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國賊者: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調君而輔之,次忠也;以是諫非而怒之,下忠也;不卹君之榮辱,不卹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國賊也。若周公之於成王也,可謂大忠矣;若管仲之於桓公,可謂次忠矣;若子胥之於夫差,可謂下忠矣;若曹觸龍之於紂者,可謂國賊矣。

荀子呢邊再教打工之道
大忠者:用道德去覆蓋國君,令佢感化
次忠者:用德行去調和君主,輔助佢
下忠者:直是其非,而令國君嬲嬲豬
國賊者:唔理君主嘅榮辱,唔理國家嘅利益,只為生存,毫無原則

荀子嘅為臣之道算幾靈活變通
好明顯反映佢嘅現實諗法,主張用軟不用硬
而又能夠好細膩咁講到幾種情況
現實中不失理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