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之所以成為一首知名度很高的佳作,被稱為「頗盡離別之情」、「結更淒絕」,正是因為詞人心中藏有無可比擬的政治塊壘。如果是由單純的離情所帶來的傷感,何至於嚴重到「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一名句是由詞人獨特的遭遇、獨特的思想情懷凝結而成的,是其特定心理狀態的外化。
——陳祖美

——陳祖美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簞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新婚無耐,隨即寫出呢首千古名詞
寫得悲情,讀之傷心

究竟係咩情況,先會令李清照寫出呢首詞?
我地必須講返呢首詞背後嘅政治背景

李清照、趙明誠新婚過得好開心

有日突然聽到皇帝話要改國號
將原本「建中靖國」改做「崇寧」
即係崇拜神宗皇帝

一位昔日主張變法嘅皇帝
成個北宋時期,幾乎係黨爭嘅歷史
變法派,例如王安石
保守派,例如蘇東坡
兩派人不斷得勢又失勢
![[sosad]](https://lihkg.com/assets/faces/normal/sosad.gif)
得勢留係京城,失勢者流放
東坡就曾經流放好多次,遠至海南島
李清照老豆李格非,同東坡好fd
咁呢個時候雖然東坡瓜咗,但都被攻擊
趙明誠老豆趙挺之係變法派嘅大官
李清照為救老豆,唔理自己身分
好勇敢咁寫咗首〈上趙挺之〉比舅翁

呢首詩已經散失咗,得返殘句
「眼看白璧埋黃壤,何況人間父子情」
雖然唔知全詩,但仍可見救父心熱
不過趙挺之無聽到,唔出手相救

「炙手可熱心可寒」
第二句殘句,可見清照之心熱
而對舅翁冷漠無情覺得心寒

「尚書省勘會黨人子弟,不問有官無官,並令在外居任,不得擅到闕下」
無耐連李清照都被趕出京城
唯有返去家鄉居住
同新婚嘅老公遠隔兩地,好鬼傷心


紅藕香殘玉簞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玉簞:竹席
上半片先寫秋景,再有意象

秋天蕭索,紅色嘅荷花香氣已淡
詞人依靠係席子,意興闌珊
「香殘」二字,既係講花
亦係描述緊自己嘅心境
輕輕咁脫去外衣,上木舟遊湖
「獨」之一字,盡見寂寞

以前不覺孤獨,如今卻知
只因心中有人,觸起思情
「雲中誰寄錦書來?」
我嘅書信,你收到未?
你嘅字句,幾時先到?
係隱含無數遠距戀愛嘅悲問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雁字,排成「人」形

既現分別時間之漫長,雁鳥都秋回
又有對未來與趙明誠重聚嘅期待,「人」回
「月滿西樓」,等書信等到月亮都出來啦
又係期望早日能夠係西樓重聚
![[bomb]](https://lihkg.com/assets/faces/normal/bomb.gif)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下半片直抒悲情
我地之前睇過兩首清景遊湖詞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同係遊湖,已經係兩個世界
正係景不孤生,因情而出
![[photo]](https://lihkg.com/assets/faces/normal/photo.gif)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花」係自喻,「水」為境遇
李清照嘅兒女私情,又點會改變到政治命令?
飄零人生自飄零,風波仍是翻滾

同樣嘅相思,兩地嘅痛苦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何以「無計」?全因「水自流」
憑李清照才學之高,斗膽上詩
都係挽回唔到離別嘅結果

無止境嘅思念,來自一切嘅不確定
到底有情人幾時先可以見面?
政治局勢會唔會一直延續落去?
感性、理性互相交織
正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其實此一千古名句,化自范仲淹: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但係好多人都話李清照寫得更好

周頤:
真字是詞骨。情真、景情,所作為佳
無止盡嘅思念係全詞來回往返
全因李清照由心而發嘅真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