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 2018

[古典文學入門(六)Ep.16]易安名詞:充滿誤解的尋尋覓覓? 研讀李清照聲聲慢

且《秋詞·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後疊又雲「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許第二人押。婦人有此文筆,殆間氣也。
——宋.張端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r3YMoFGPr8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今日要講李清照最出名嘅詞作#love# 
但係,呢首詞作亦係近年有唔同嘅解讀
係進入詞作之前,要先講此詞嘅創作時期
舊時大家認為呢首詞係寫於李清照晚年
判斷係趙明誠死後嘅悲苦之作:-( 




但係隨住現代學者如陳祖美嘅研究
我地都知道,李清照係老公未死之前已經受到冷落
加埋其他詞作嘅間接證據支持
即係話聲聲慢寫於受老公冷落嘅時期
暫時此一新說,係比較有說服力嘅#bye# 

話雖如此,古典文學係好難有定論
除非史實證明,但往往係無嘅[sosad] 
所以我地睇作品時,可以暫時相信比較好嘅詮釋
但千其唔好覺得係定論,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無論邊種講法,都改變唔到呢首詞嘅主題
李清照非常深刻咁表達咗自己嘅悲苦之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清照起手之奇,千古至今讚賞之人不絕
除咗張端義講:
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
明代吳承恩亦話:
易安此詞首起十四疊字,超然筆墨蹊徑之外。
清代周濟:
雙聲疊韻字,要著意布置,有宜雙不宜疊、宜壘不宜雙處;重字則既雙且壘,尤宜斟酌,如李易安之『悽悽慘慘戚戚』,三壘韻,六雙聲,是鍛煉出來,非偶然拈得也。

雙聲,即聲母相同之字
疊韻,即韻母相同之字
大量使用重複嘅字眼,係全詞特色:)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詞人全然掛空著筆,無一實景,全憑想像

可以係漆黑冷清嘅房間,悽涼咁尋覓出路
可以係不斷係自己嘅內心尋覓,只感冷清慘戚
反覆誦讀,係詩詞嘅「聲音意象」[bomb] 
透過聲音嘅來回往返,除文字外,別有歧義



好有趣嘅係,有另一種睇法
清代陳廷焯:
十四疊字,不過造語隽耳,詞境深淺,殊不在此。執是以論詞,不免魔障。
意思大概係話,呢種手法既非李清照首創
除咗少見,都係遊戲文字,呢首詞最正根本唔係呢到!
技法之外,篇章內容先係更加重要#hehe#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李清照好精準咁掌握咗貼近日常生活嘅比喻
乍暖還寒,一早一晚溫差好大嘅時候
我地最難好好休息,最容易生病
詞人敏銳確切感知到一切都唔對勁嘅狀態
而呢種情況,我地每個人都曾經試過xx(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
如果大家中學有好好讀過
呢首詞一定會問:
係咪打錯字,點解係「曉」唔係「晚」?:O 

以前讀嘅係舊版本,近人比較支持新版本
梁啟超:
這詞是寫從早到晚一天的實感,那種梵獨晒惶的景況,非本人不能領略。所以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
俞平伯:
「曉來」,各本多作「晚來」,殆因下文「黃昏」云云。其實詞寫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來風急」,則反而重複。上文「三杯兩盞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嬌》詞所謂「扶頭酒醒」;下文「雁過也」,即彼詞「征鴻過盡」。今從《草堂詩餘別集》、《詞綜》、張氏《詞選》等各本,作「曉來」。

呢種講法,唔止更貼近全詞脈絡
即係「乍暖還寒」,建基於一早一晚
而且更加拓展咗全詞嘅時間流動#hoho# 
由清早到黃昏,黃昏再至晚上孤苦嘅等待
此乃「晚」此一字比唔上「曉」嘅原因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清照傷心時看見飛雁,勾起昔日回憶
過去嘅雁,昔日嘅人,都會返黎搵我
但係如今,雁在人卻不再回來……:~(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損:極
怎生:怎麼
次弟:景況


深秋殘花,堆積滿地
恰如詞人之心境,雖生尤死:-( 
青春美好嘅年月早已過去
而家仲會有人願意理我咩?
此問之怨,直指趙明誠嘅冷漠#kill# 

守窗之姿態,隱含等待
李清照孤守空房,望向窗外
好怕好怕只得一個人面對黑夜來臨
曾經嘅歡愉,先令人擋唔住寂寞
呢種等待,會唔會係往後無數景況?
係一片黑潮中掩沒咗生命嘅美好@_@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溫庭筠〈更漏子〉: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李清照化用溫詞句子,係「聲音意象」有更好嘅表現
吳熊和:
二十多個字裡舌、齒兩聲交加重壘,看來是特意用嚙嚙叮嚀的口吻,來表達憂郁惝恍的心情,這些都是經過慘淡經營的,卻絕無雕琢的痕跡,同時用心細膩而筆致奇橫,使人一能不贊歎其藝術手腕之高明。

點點滴滴,打在清照心頭
由早上等到黃昏,無雨至有雨#cn# 
乍暖之後,正是還寒之時
陰冷濕重的天氣,豈非最難將息?
呢種最難將息,又何止係外景呢?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辛棄疾詞曰: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如何分辨文學之高低?
常人說愁,只會講我好唔開心呀!
但其實感情係好難言傳,好鬼複雜[photo] 
正因如此,好嘅文學係可以用唔同嘅語言
傳遞呢種感性嘅內容,直達人心,有所共感

詞人將內心之「愁」,化作詞句
以最貼身嘅日常經驗,用最精緻嘅淺俗用語
愁情不絕,點點滴滴,直到黑潮捲至#hoho#fs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生命之大悲哀,莫過於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